“雨水”是緊隨立春的第二個節氣。雨水節氣的到來,標志著氣溫開始上升、降雨量可能逐漸增多,但多以綿綿細雨為主。這個時候,大家要注重養生,尤其是在吃食上,那么雨水節氣吃什么傳統美食?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。
1、春筍
在南方,春筍有著“素食第一品”的美譽,從古自今都受到人們的喜愛。雨水時節,春筍正值生長期,鮮嫩多汁,清脆爽口,正適合食用,是特有的時令野味。而且民間認為吃春筍有節節高升的好寓意。
2、薺菜
薺菜也在雨水時節生長,這時期的薺菜口感鮮嫩清爽,古時候,老百姓會在雨水時節上山采薺菜。
3、紅棗粥
紅棗粥有著豐富的營養,不少老人會在雨水時節煮紅棗粥給家人喝,寓意健健康康。
4、罐罐肉
在川渝地區,雨水節氣有出嫁女回娘家的習俗,這個時候會帶上罐罐肉。用沙鍋燉了豬腳和雪山大豆,海帶,再用紅紙,紅繩封了罐口,給岳父岳母送去。這是對辛辛苦苦將女兒養育成人的岳父岳母表示感謝和敬意。如果是新婚女婿送節,岳父岳母還要回贈雨傘,讓女婿出門奔波,能遮風擋雨,也有祝愿女婿人生旅途順利平安的意思。
5、龍須餅
龍須餅是一種形似龍須,吃起來香甜酥脆的特色小吃。傳說武則天當皇帝之后,玉帝勃然大怒,要求四海龍王三年不能向人間下雨,但龍王心生憐憫,違背命令向人間下了一次大雨,后龍王被打入凡間。百姓為了紀念龍王,就在雨水節氣這天吃龍須餅。
6、爆米花
雨水節氣客家還有一個習俗就是“占稻色”。所謂“占稻色”就是通過爆炒糯谷米花,來占卜是年稻獲的豐歉,即預測稻谷的成色。成色足則意味著高產,成色不足則意味著產量低。后來爆糯谷占卜收成的習俗,在大多數地方開始漸漸淡化,因此演變成爆米花。
以上就是雨水節氣的介紹,隨著雨水節氣的到來,降水開始逐漸增多,俗話說“春雨貴如油”,雨水節氣到來,可以嘗嘗以上傳統美食。
關于雨水節氣的精彩圖文、熱門評論,您可能對優農網以下推薦的內容感興趣,歡迎閱讀。